啟航|2021啟航之年
2022年的新年鐘聲就要敲響了。我們堅信,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國經濟必會乘風破浪、行穩致遠,以優異的成績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鋪上鮮亮的底色。
2022年的新年鐘聲就要敲響了。我們堅信,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國經濟必會乘風破浪、行穩致遠,以優異的成績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鋪上鮮亮的底色。
開局之年,高質量發展特征鮮明。
多位中小企業主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對于他們來說,2021年是刻骨銘心的一年——史無前例的復雜形勢和多輪扶持政策相繼落地。
今年,已是進博會的第四個年頭。中國的開放,越開越大、越開越好,越來越自信。
作為創投行業“最后一個熱戰場”,2021年新消費的經歷如過山車一樣迅猛。
這一年,國貨迎來覺醒年代。
在我國人口發展的歷程中,2021年無疑是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年。
在各地教育部門、中小學以及教育行業的配合響應下,“雙減”政策有序有效推進,并取得顯著成效。
讓百姓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是夯實民生之基的重點所在,也是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重中之重。要從根本上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就意味著必須啃下醫療資源分配不均、藥品和耗材價格虛高、“以藥養醫”等多個“硬骨頭”。
2021年政策改革的春風吹來,正使得職業教育成為當下熱門議題。
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對建設全國統一市場和保護公平競爭提出了更高要求。
資本野蠻生長的時代落幕了,資本規范發展的時代開始了。
北京城市副中心與雄安新區作為北京新的兩翼,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中承擔著重要使命。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正是在這一年,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步入新的階段。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成功“破圈”
“共同富?!笔?021年的時政熱詞,頻繁出現在中央的政策議程中。
初次分配、再分配和三次分配的制度體系,成為中國實現共同富裕不可或缺的三個路徑。
在國家提出“共同富?!蹦繕酥?,阿里、騰訊先后官宣了千億元規模的“共同富?!被?,字節跳動、拼多多、京東等頭部互聯網也都紛紛宣布了相應的目標和計劃。
2021年正值中國航天事業創建65周年。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中國航天再次開啟“超級模式”。
“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國持續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高端裝備制造重大成果競相涌現,在諸多領域實現從跟跑到領跑全球的飛躍,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推動眾多產業向著中高端持續攀升。
“雜交水稻之父”、中國著名科學家、“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經暢想“禾下乘涼夢”。如今,這個夢想已經照進現實。
疫苗接種的“中國速度”離不開研發、生產、運輸等環節的高效接力。這一年里,中國新冠疫苗從史上未有到高質量、高產量的充足供給,跑出了中國速度,創造了新的歷史。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
9月,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推廣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試點經驗的通知》,為返鄉創業者發放“紅包”。相關人士預計,今年返鄉入鄉創業創新人員將比去年增長幅度更大。
在多方努力之下,數字農業已經成為理塘脫貧之后走向致富路的重要抓手,這背后是很多人多年的默默努力和付出,讓高高原農業從“不可能”到“真香”的他們,和丁真一樣值得熱搜。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
全球最大的碳市場在中國啟動交易
低融資成本、高市場空間、碳排放權收益成綠色資產三大優勢
此外,奧迪、通用、豐田、本田等國際車企也都作出了類似承諾。
疫苗、全國兩會、博鰲亞洲論壇、三胎、中國航天“后浪”……
《元宇宙虛實》《“掉鏈子”的全球供應鏈》《遏制漲價潮》《香港向北》……
《紐約時報》、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CNN)、《華爾街日報》、彭博社、俄羅斯REGNUM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