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 鄭揚波) 時間已過一周,潤達醫療(603108.SH)旗下實驗室核酸篩查“假陽性”事件,目前仍沒有調查結果。而潤達醫療曾稱,能精細化管理旗下各子公司。
5月9日,上海黃浦區一小區全員檢測出現5名居民核酸結果陽性,但個人抗原復核為陰性的消息傳出。潤達醫療旗下的上海中科實驗室在上海同一小區一天測出13個“假陽性”的消息也在互聯網傳播,并在5月10日沖上熱搜。
潤達醫療在5月11日早間公告稱,上海中科實驗室日常嚴格按照實驗室規范流程進行檢測。公司已要求此實驗室啟動內部自查并配合有關部門調查。
同日,上交所就媒體報道事項對潤達醫療下發監管工作函,涉及對象包括上市公司及董監高等管理人員。上海中科實驗室是潤達醫療持股48.43%子公司的全資公司。天眼查APP顯示,除了潤達醫療,上海中科實驗室的股東還包括上海安百達投資管理顧問有限公司、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等機構。
從5月10日消息傳出后,潤達醫療至今股價下跌21%,在所有核酸檢測上市公司中領跌。而在暴跌前,潤達醫療股價在5月5日、6日和9日連續三天股價漲停。在5月5日和6日潤達醫療的買入營業部中,第3名和第4名都是上海本地機構,分別是東方財富證券上海東方路營業部和興業證券上海天鑰橋路營業部。潤達醫療在5月10日發布了交易風險提示。
(截圖來源:通達信軟件)
2年的經驗+自主管理+最先進的儀器,也擋不住“假陽性”?
上海中科實驗室已有兩年多的新冠核酸檢測歷史。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3月,上海中科實驗室成為第一批符合上海市新冠疫情病毒核酸檢測能力驗證的實驗室,成為受委托的第三方檢測機構。該實驗室陸續為上海虹口區、黃浦區、奉賢區、崇明區疾控中心及全市公檢法機構提供新冠核酸篩查服務。
上海中科實驗室是潤達醫療在 2017 年 9 月 22 日設立的全資孫公司,自成立之日起,將其納入合并報表范圍。
作為潤達醫療下屬的兩家第三方實驗室之一,上海中科實驗室近兩年的營業收入數據并未單獨公布。潤達醫療在2021年年報中稱,公司第三方實驗室當年業務收入 3.53 億元,同比增長 125.60%。主要是新冠檢測業務帶來的業績增量和常規檢測業務的逐步恢復。
而潤達醫療在2019年年報中披露,上海中科實驗室2019年實現營收4300余萬元,較上年同期新增115%。但在2020年、2021年年報中不再單獨公布。
此外,潤達醫療還在財報中介紹了該公司在醫療檢測方面的“優勢”。
首先,實驗室管理信息化。2020年報稱,針對醫學實驗室的運營管理特點,公司開發了一系列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檢驗領域信息化軟件系統平臺,包括醫學實驗室信息系統、臨床輸血質量管理系統、實驗室試劑庫存管理系統等,為客戶提供了豐富的信息化系統及相關軟件服務。
其次,公司重視醫療檢驗。潤達醫療公司稱,公司重視醫療檢驗領域信息化的開發建設,在信息化的投入和建設方面一直處于同行業領先地位。目前公司擁有 200 余人的強大 IT 技術人員團隊,主要針對檢驗領域信息化平臺進行開發,實現實驗室的智能化、簡便化、標準化、精細化。另一方面,通過強大的信息化系統也提升了公司內部經營業務管理能力以及實現集團對全國各子公司的精細化管理。
還有,檢測儀器先進。潤達醫療官網如是介紹上海中科實驗室:這是由潤達醫療和巨星醫療(02393.HK)攜手共建的以精準檢驗為主導、創新模式為特色,學術交流為平臺的綜合性醫學檢驗實驗室。實驗室目前已通過ISO15189質量體系認證。該實驗室配備了最先進的羅氏自動化檢測儀器,引進國際高端質量標準體系和先進的實驗室質量管理系統,采用全球領先的醫學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
潤達醫療怎樣對上海中科實驗室進行精細化管理?調查進度怎樣?《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就上述問題采訪該公司,截至發稿時,未獲回應。
責編:楊琳
(版權屬《中國經濟周刊》雜志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